生活在吉安,爱上麦地网!
  • 6

[庐陵茶座] 母亲的回乡路(文/矿工)

 
我爱大吉安 发表于 2022-7-12 2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
17241 10
母亲的回乡路
文/矿工

母亲最后一次回老家是一九七四年的春节期间,她带着我的两个妹妹是在春节后回的,是坐车回的。这一年春节,我也回到了老家,不过我是在春节前回的,而且是走路回的。

我的家当时在邻县的一座矿山,矿山距老家并不远,走路也就是一百里地左右,走得慢头天在鲇塘或者铁井住一晚,第二天上午轻轻松松就到家了,走得快一天到家天太阳可能还没落山。

那时交通不方便,坐车一般也要两天,那次我们坐车回矿山的路上就花了两天时间。

我们步行走到澧田街,在澧田汽车站,因为车票紧张的原因,我没有买到同一趟车的票,于是我决定走路,或沿着公路或沿着铁路连走带跑地向县城奔去,居然,我比汽车还先到。

到县城已经是下午,没有我们所要坐的车了,当天就在县城找了一个旅馆住下来了。

640.jpg

那年,母亲四十出头,老家的记忆在她的头脑中依然十分清晰,甚至老家的气息在她的身上也远远没有散去,她穿着和老家妇女一样的大襟,头上还裹着一条黑色家织布头巾。

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感觉到母亲仿佛回到了过去在老家的日子,表现是那样的亲切和激动。

在父亲的老家西陂住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母亲迫不及待地去了她的娘家刘家屋以及岭下和梨州上的姐姐家。

对于婚后就去了矿山的母亲来说,尽管她的父母那时已经不在了,但那里有她更为熟悉的风景,有她更多熟识的乡人,当然,也还有她的哥哥姐姐,我的舅舅和姨姨们。

在这里,她沿着曾经走过无数遍的道路,无论是铺着鹅卵石的村道还是田间的泥泞小路,总是不停地目睹着一栋栋老屋,或者是一块块开着不同颜色花朵的农田;在路上碰到熟人,总要驻足交谈,在交谈中,我在旁边听到最多的是他们要母亲以后多回家看看,“伢俚以后都长大了,你就有时间回来了。”

听到这些,母亲总会笑着回答:“会的,会经常回来的。”尽管母亲的话带了一些客套的成分,但她绝对相信在她生命里一定还会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640 1.jpg
在母亲那次回到矿山后,父亲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他得了治不好的矽肺病,在他生命的最后那些年月里,父亲几乎都是在矿上的职工医院度过,母亲除了要操劳家里的一切,还要去医院护理病重的父亲。

在那些年里,母亲根本没有时间脱身回老家,甚至连回老家的念头都不曾有过。以后的日子里,老家有什么事,都是子女替家里的大人回去代劳的。

到了一九八零年,父亲去世了,父亲没有了,家里只有微薄的抚恤金。当时我还在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书,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也在念书,弟弟刚参加工作,却是在外地的一座钢厂,工资不多,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不如前。

那段时间,母亲的生活过得无比艰辛,白天去矿里的服务公司做临时工,晚上回来还要操劳家务,生活也是十分节俭,常常一块豆腐吃了一天。在这种状况下,有关回乡的念头,在母亲的脑海里可能化成了乌有。

640 2.jpg

老家和矿山的联系一直十分频繁。在我对矿山的记忆中,老家经常有人来,他们来矿山不仅仅是来探望,同时还挑一些老家的土特产来矿山卖,比如花生、豆子、生烟,甚至还带有粮票、布票,他们大多也是走路来的,就是走我那年回老家过年的路,从禾山、铁井、鲇塘、陈山,到安福的洋溪、社上,最后抵达矿山。

矿山的工人有钱,这些东西比在老家好卖。每次老家来人,母亲总喜欢问起老家的情况,因为有这些联系,在信息不太发达的年代也使我们对老家的大事小事了如指掌。同时在矿山的屋里人很多,我们一个村就有十来户,不少还是共自家的。

在矿山,同村的不一定住在一起,但住在一起的邻居会有同乡的屋里人,他们在矿山说的,是地地道道的永新屋里话,所有的日常习俗,是正儿八经的永新屋里民俗。这一切,对于一生大字不识,只会说屋里土话的母亲来说,矿山或许是她心中认可另一个老家。

因此,当她的子女长大各奔东西后,她仍习惯独自一人住在矿山的家里,因为这里有很多熟悉的屋里人,也有很多有关老家的信息。母亲住在矿山,就好像住在老家。

640 3.jpg

然而渐渐老去的母亲终究还是离开了矿山,走进了儿女们的家,这在很大程度上这并非母亲的本意,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在九十年代的一天,也是母亲六十多岁的一天,母亲独自走在矿山的街上突然被一辆摩托车撞了,造成大脑受损,从此母亲的神志变得时好时坏,脑袋一时糊涂,一时清醒。这种状况不能再让母亲一个人住在矿山了,于是在儿女们的要求下,母亲便轮流住进了他们的家。

原本这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母亲可以与儿女们过着天伦之乐的生活。然而事与愿违,母亲在住进儿女们的家的同时,也走进了孤独。

我始终认为我不是母亲的好儿子,因为我对母亲的照料最少,母亲住在我家仅有三次,每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这不仅因为我工作的性质,经常要去出差的缘故,更重要的是陌生的环境、生疏的语言造成母亲交际的隔阂。

每次去,母亲从最初的好奇和兴奋很快就转为沉默和郁闷。“我要回去,我不喜欢在这里。”往往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我说:“你才来呀,怎么就要回去?”

母亲说:“你们去上班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坐牢一样,闷也要闷死。”

我说:“那就去外面走一走。”

母亲说:“到处都是楼房,楼房里面家家关起了门,外面也看不到有几个人,就是碰到人,我哇事人家听不懂,人家哇事我又听不懂。”

母亲更喜欢在大妹家住,因为这里是我们那座矿山所在的县城,毗邻老家,并且在这座县城也住了很多老家的人,有些甚至是沾亲带故的人。

但是县城的环境与矿山的环境依然有所不同。我们在矿山住的是平房,我们这排平房一共十户,西头的五户都是屋里人,周边的房子里也有不少屋里人,即使是其它地方的人因相处长久,语言交流已毫无障碍,平时大门一开,大家就坐在门口说起了话,甚至吃饭的时候也端着碗在外面边吃边说。

县城的楼房同样家家大门紧闭,只有亲友来访母亲有短暂的欢快外,大部分时间孤独地生活着。

大妹家的楼层高,在六楼,并非电梯房,年迈的母亲很少下楼,每天有很多时间站立在阳台上,楼下是一座县域短途客车站,人员和客车进出频繁,站在阳台上的母亲时常望着人流,数着汽车,数着数着便糊涂了,等清醒了,接着再数……

640 4.jpg

更多的时候是母亲在独自发呆,即使我们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热烈地说着话,母亲也是在一旁毫无表情地保持着同一个动作,我几次对母亲说:“娭媉,你想什么呢?”

母亲反应过来便说:“我在想你们小时候的事。”

过了一会又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也在想我小时候的事。”

母亲小时候是在老家刘家屋度过的,母亲想着小时候在刘家屋的事,一定勾起了母亲对老家的思念。母亲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了,在我的姨姨还健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地说要回老家去和她的姐姐住上一段时间,好好地说一说话,然而正准备成行的时候,母亲又说:“我坐不得汽车,我坐车就要吐。”

那时我们并没有自家的小汽车,想想母亲去我们家坐车的难受样,也有一些于心不忍,便对母亲说:“等我们以后自己买了车,坐我们自己的车回去吧,不舒服了,想吐了,就把车停下来,下车去吐,再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就不难受了。”

这时,母亲浑浊的眼睛泛起了一丝光芒,说:“真的吗?几十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屋里变得怎么样了,真想回去看看。”

我的第一辆小汽车是在二零一零年年末买的,然而母亲并没有实现坐上自己家买的小汽车回老家的愿望。这年七月初的一个闷热夜晚,母亲晚上起来上厕所,不慎重重地摔倒在地,尽管母亲被及时发现并送到了医院,但母亲还是走了。

她像她的母亲我的外婆一样,在走之前还能吃上两大碗饭,然后摔一跤就这样驾鹤西去。

我得知母亲摔倒、送去医院然后离世的消息是在比较遥远的云南,起初是有关母亲摔倒送往医院的消息,接下来是母亲的离去。然后是弟弟妹妹跟我讨论有关母亲的后事。

然而在冥冥之中,母亲似乎已经为自己的后事做出了安排,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有关回老家的愿望表现尤为强烈,在我跟母亲最后的那些电话里,母亲一再问我什么时候买车,什么时候送她回老家。她甚至说,她不想住这里了,她要回去,回老家去,即使活着没有回,死了也要回去。

母亲的后事那还有什么可多说的呢,那就帮母亲实现她生前最后一个夙愿吧。

640 5.jpg

那天,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昆明巫家坝机场,然后乘机回到长沙,在家简单准备了一番后,单位派车把我们送往老家。到老家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了,在似曾熟悉又不太熟悉的路边,出现了几道手电筒的亮光,几个堂兄弟在此已等候多时,接到我们后,他们在前面骑摩托直接带到母亲暂时安息的祠堂。

于是,我看到母亲躺在祠堂的冰棺里,双目紧闭,神色安详,她像是在睡梦中与一垄之隔的亲人在对话,或者是在聆听她的母亲对她的呼唤……

那个晚上,我望着躺在冰棺中的母亲,不禁想起了三十六年前母亲的那次故乡之行,在人的一生中,三十六年是如此地漫长,母亲最后闭眼的那个地方距故乡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车程有两个小时应该足够,而母亲却走了整整三十六年,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回来的。



-关于作者-
矿工,永新西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0)
time 来自: 中国
感人至深。
2022-7-12 21:43:10 来自手机
回复 0
时代发哥8 来自: 中国
2022-7-12 22:20:05 来自手机
回复 0
时代发哥8 来自: 中国
2022-7-12 22:20:25 来自手机
回复 0
故事的小晴天 来自: 中国
2022-7-13 04:43:47 来自手机
回复 0
nku985 来自: 中国
情真意切!
2022-7-13 06:16:48 来自手机
回复 0
oyh1077 来自: 中国
历史变迁改变了人的变迁、环境的变迁产生了生活变迁。乡村、亲人、逐代消逝和更替着,这是社会不停止也不回去的规律。
2022-7-13 13:48:04
回复 0
antony 来自: 中国
看完眼眶有点湿了,父亲17年过世,他也很想再看看他的老家日光山田,还有最初工作的地方高溪下雨。我14年有了车子,可那时候父亲已经身体不好了,已经不太能够坚持仅仅一百多公里的旅程,没能陪他再看一眼这两个他心心所念的地方,是我内心永远的痛
2022-7-13 14:30:53 来自手机
回复 0
风光 来自: 中国
不可能是乌石山,可能是浒坑钨矿
2022-7-13 15:22:17 来自手机
回复 0
晏316134 来自: 广东深圳
风光 发表于 2022-7-13 15:22
不可能是乌石山,可能是浒坑钨矿

应该是浒坑钨矿,安福西乡片好象就只有那有矿
2022-7-13 15:45:17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隐私政策|小黑屋|手机版|下载麦地网到手机|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赣ICP备07002050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admin@maidi.me  市长热线:12345

GMT+8, 2024-11-15 20:54 , Processed in 0.04092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