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吉安,爱上麦地网!
  • 10

万合古镇

 
凯歌嘹亮 发表于 2021-4-10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9472 23
今天天下雨,驾车回了一趟老家。我的老家在泰和县万合镇。

  万合,因水成镇,傍江成埠,曾居西昌古城东隅的万合,虽然在明代就因解古城之涝、开挖赣江河道而与泰和县城隔江相望,但它却藏风聚气,极具城府气象。那些穿越千年的古村落,诗意地栖居在三面青山翠一面赣水流的山水画廊。“青石小巷老街,古祠牌楼书院”,每一个古村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密码和丰富的历史记忆。

  古祠烟火

  万合的先祖们自西周筚路蓝缕而来,始居庙花洲再开枝散叶至百村千庄,他们深谙“九曲之水,发于昆仑,千寻之木,始于拱把”,因而聚族而居,寄寓子孙瓜绵,派脉流长,更把营建祠堂视作终生的宏图大业。祠堂是一个村落布局中的核心部位,也是古村里装饰最美、地势最显的公共建筑。人们在此祭祀祖宗先贤,商议族内重要事务,解决家族内部矛盾。总祠为族祠,除总祠外,古村中还分布着分祠、房祠、家祠。那一幢幢青砖黛瓦、蓝灰勾缝的祠堂,具备了“徽派飞檐,赣风翘角,飘红流金,古韵恢弘”四个建筑特色,彰显着万合先人们的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凝聚了一代代族人的财富和心血,也体现着万合人忠、孝、仁、爱,思慕先祖、慎终追远的儒家情怀。是岁月盖在万合大地的一枚枚印章,让后人在寻寻觅觅中得以窥微村落的历史、理清村庄的脉络。

  逆着时光,我来回穿行于那些祠堂小巷,步子放得轻极了,一座座历经千百年的老房子里,肯定珍藏了太多时光深处的秘密,我实在不敢将这蛛网和灰尘中沉睡的时光唤醒。“瑶山高拱千年秀,池水低含万古清”“相联八叶,文选六朝”……这些楹联或立于祠门或刻于祠柱,字是镏金,欧颜柳楷,它隐没于积年的灰尘中,可只要稍一擦拭,即金光灼灼,让人恍惚间觉得置身于光明广大的庙堂之上。其铁画银钩,庄重质朴,足见提笔悬腕时的沉思和走笔时的节制、耐心。这是怎样的主人,有着怎样的前生往世?那些面目高古、对仗工整的文字,保存了来自遥远年度丰富的文化信息。它们使一座外表看起来古旧沧桑的村庄,有了历史、涵养和脾性,有了辽阔的视野和薪火相传的梦想,有了文化上的皈依和美学意义上的神韵。

  当然,它们一定还隐逸着家族的密码,躲过时代的风风雨雨,似一页页刻印在万合这本发黄的线装典籍中醒目的引言,等待我们翻阅那一章章曾经的繁华与荣光,品鉴那一个个峥嵘的故事和传奇。

  “紫瑶山上九条龙,一条落在梅冈逞英雄”。梅冈王家总祠本仁堂有屋柱九十九根半,每一根屋柱石柱几乎都有对联。文字里,一个个家族故事活灵活现:踏雪寻梅,经智开基,野叟种梅,黄门给谏……任时光使出何种粉饰的招数也掩盖不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本仁堂里香烛彤彤,烟火缈缈 ,墙壁上张贴着红纸,红底黑字写着“子孙瓜瓞,奕叶黄门,高官显爵,百业兴旺。福禄祺祥,富贵寿康,椿萱并茂,兰桂齐芳”,显然,这是祝寿词。而此时的祠堂,不再冰冷空荡,有了现世的温度和俗世的温暖。出得祠堂,回头一瞥,天井里,一株老梅树在初夏的阳光里缄默不语,光阴的门在流年里半开半合,依稀瞧见雪樵斋主人伯彰公衣袂飘飘,手捧香茗从梅树下缓缓走过。风骤起,逶迤飘散过千年的梅花。

  古巷书香

  农耕得百业之本,读书为晋身之阶。耕和读向来是万合人的人生追求,于是,祠堂书院遍布,书声琅琅响彻青砖黛瓦。他们一边带月荷锄,一边吟唱“文章节义”,他们从这些古村出发,成就了“一门九进士,四朝廿举人”的人文盛誉。千百年来,演绎着祖孙科甲,父子进士、兄弟贡元的传奇。他们从这里走向朝廷,颠簸得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最后,又捧着一世的功名与利禄、一生的得意与失落,解甲归田。他们带回来一颗叶落归根的心,更带回了文化和胸襟。“文昌璀璨书风远,杏坛芳菲翰墨香”。百年书院文昌宫,为罗家村罗品金捐万枚银元所建,建筑之科学、技艺之高超、雕刻之精美令人咋舌。整个书院占地500平方米,典型的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栋,气势宏伟,精美绝伦。古香古色的书院也造就了一个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万合,仅像店边村这样一个人口还不到1500人的江南小村落,历史上就出有进士、武进士、举人、武举、文武双解元、群庠生等十余人,官至将军、御史、知州、知府,具有“文章华国”之美誉。

  “先有罗家集,后有万合圩”。位于万合中心位置的老街原就是罗家村,世德堂到中心小学一带的青砖街道据说也是罗品金所捐银元而建,曾是鼎盛之极的商业街。老相片里的万合老街上,店铺房屋多为泥木结构,两层,各为茶叶店、剃头店、钉秤店、棕衣店、弹棉店、面筋店、画像店、锡箔铺、石雕铺和草药铺……构成了真正的市井,粗糙却最有人情味的温暖地方。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万合新圩就这么气派地竖起来了,新楼群一不留神就咝咝地往外冒,老街渐渐成为一段有嚼头的历史。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的竣工,万合镇的交通越来越便利 ,滨河城镇形象日益凸显。只是,那沸沸腾腾、嘈嘈杂杂的叫卖声,仿佛仍在木板旧壁、麻石门槛、青砖缝里此起彼伏。

  坐望于光阴的两岸,印霞江码头,赣水苍茫,霞光潋滟,舟楫如云,我仿佛看见罗品金以及那些走出万合的人们伫立船头,回望故园,泪流满面!当然,也有归来的游子,怀揣一颗近乡情怯的心,拾阶上岸,踏进血液的源头!他们各自启程各自归航,在时光里擦肩而过,这并不影响他们身为万合人,在他乡孜孜以求。从古至今, 一代又一代的万合子孙,不忘家国社稷,不忘感恩,不丢根本,守着家园,守着祖训。他们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筑桥、引水、修路、建祠、兴教、报国,惠泽乡里,德荫后人!

  古风正气

  小小的万合累叠着繁密的脚印,北去的江水带走了书生意气,又把一个又一个的人物招至。“重来高阁下,伊人江水长,此时空斋外,花开舞山香”。此时的文天祥,一介书生,翩跹少年,与万合钟埠村的袁德亨正是同窗好友,恰同学少年,在这赣江上,他们或把酒临风,或击舷而歌,“修、齐、治、平”满襟怀。然而,元起狼烟,国将倾覆,天祥毁家纾难,举兵勤王,袁德亨亦步亦趋,转战南国,血染旌旗,也将万合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1277年,文天祥率领勤王义军与元军大战钟埠,直至血染赣江,山河变色,义军不敌,袁德亨战死。钟埠义士掩护文天祥向华盖山转移,元军紧追不舍,是时,密云四起,浓雾笼罩,元兵迷失方向,慌而逃却,文天祥脱险后,誉浓雾为华盖,亲笔题名华盖山。义军余部在华盖山屯聚数月,日夜教乡民操练,演练成华盖山双狮舞。今天的华盖山村,人人均会操练此舞,历千年而不辍,足见文天祥在万合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重来江上日西斜,不见书楼万簇花,唯有故人风月在,青山茅屋似仙家”。挂榜山下,赣水苍茫,兵败被俘的文天祥,囚经钟埠,物是人非,不由万行热泪溅诗稿。死生契阔,青史丹心,天祥德亨碧血荐河山……留下“修、齐、治、平”的抱负、舍生取义的选择以及天地间的浩然正气。

  而万合正与这种正气契合。革命战争年代,全乡有6000余名英雄儿女投身革命,举行了闻名全国的流塘暴动,从中走出了5位开国将军和21位长征干部……

  山水万合,润物无声。

  在万合,我找到了一个古镇生生不息的源泉,读懂了一个个古村代代前行的缘由。这就是万合,只要该有历史文化的地方,文献就有记载、古祠就有刻联、民间就有记忆,正如石虎塘水利枢纽工程两岸拔地而起的一层层护村石岸,石头严丝合缝,环环相扣,严谨规整,脉络清晰。我心且记——这就是万合人,心有定力,忙而不乱;这就是万合人,不仅把字刻在石头上,写在岁月斑驳的墙上,更把字种在子孙后代的心田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3)
勺里油古里 来自: 中国
这种地方蛮有意思
2021-4-10 15:48:40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刘可馨 来自: 江西
竹篙暑好吃,
2021-4-10 15:50:30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静能生慧 来自: 江西
文字和图片有冲突呀,先看文字,脑子里的画面感很强。然后看到下面的图片有点失落,楼主好文采,万合首富听说也没落了
2021-4-10 18:24:08 来自手机
回复 3 0
娜塔莉亚 来自: 中国
这是横江镇
2021-4-10 18:28:41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凯歌嘹亮 来自: 中国
2021-4-10 18:47:20 来自手机
回复 0
小奇子 来自: 广东
浓浓的生活气息
2021-4-10 18:57:02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一个网名 来自: 江西南昌
万合工作了近一年,实在没朋友,街都没逛遍,可惜了,茶场,竹篙薯,赣江古河道,古老祠堂,美丽印霞江…
2021-4-10 19:03:45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蝉溪人家 来自: 江西
政府为什么没有修缮一下
2021-4-10 19:18:09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Andy1992 来自: 中国
好像看到我姑妈的酒厂了,春兰酒业
2021-4-10 19:31:50 来自手机
回复 1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隐私政策|小黑屋|手机版|下载麦地网到手机|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赣ICP备07002050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admin@maidi.me  市长热线:12345

GMT+8, 2024-11-18 19:59 , Processed in 0.07699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