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吉安,爱上麦地网!
  • 2

[庐陵茶座] 黄河不黄,黄海要黄

吉大安 发表于 2019-7-9 14: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26221 2
IMG_1503.JPG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和黄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黄河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流向渤海,黄河历史上长期流经江苏在黄海入海,只不过近现代由于人类的开发破坏,长年累月积累的水土流失,黄海在中下游形成地上河的特殊形态,在洪水泛滥的花园口决堤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所以当黄河和黄海放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丝毫没有违和感,这是在麦地聊起来倒是有些不搭嘎。
山河改变了模样,黄河改道这个改变对渤海是致命的,现在的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洲湾之间,由于渤海是相对封闭的海域,泥沙大部分不能外输,虽说黄海确实也吸纳着黄河的“黄”。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2亿吨,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使约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滨海区“安家落户”。数据显示,黄河三角洲造陆最快的时段是1956~1985年,在这30年间黄河三角洲新增陆地1496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新造陆地近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渤海因此缩小了一千多平方公里。虽然近年来随着黄河含沙量与来水量的减少,媒体也多次报道说黄河不黄,按理说美丽中国的三北防护林等生态改造对黄河水土流失改善很大,黄河的造陆能力与速度在减弱,但是未来的地上河决堤隐患以及渤海最终被淤塞的宿命依然存在。
渤海不仅面积缩小了,而且还变浅了。有数据表明,在70年代的时候,渤海的平均深度20米,但是在现在渤海平均水深变成了18米。
历史上黄河大多数时间从江苏地界入黄海的事实,说明现代黄河是完全能够改道再入黄海的。有人提议重现黄河从废黄河入海,如果让黄河改道再入黄海,由于黄海是外海,在黄海为我国造新领土,其意义要远比注入渤海重大得多。因为渤海是内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地位等同于领土,我国享有全部主权。所以在渤海淤造再多的陆地也延伸不了我国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而在黄海淤造领土则可以向太平洋公海无限延伸我国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那么黄河应该具体从哪里入海呢?黄河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数次改道而造成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其中有一次改道时间长达600多年,对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的流向产生了巨大变化。淮河原先是从河南境内经安徽向东在江苏盐城入海。而宋时期黄河突然改道一路南下,夺取淮河入海通道造成淮河流域水患严重。淮河被迫注入洪泽湖经淮河入江通道入高邮湖流入长江注入大海。但因流域河道较窄汛期时曾多次发生水患,对沿岸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黄河直至清朝咸丰年间又改道往北从山东利津入海,但古淮河通道已淤积严重无法法满足淮河入河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为治理淮河水患先是开挖第一条人工河也就是后来的苏北灌溉总渠。在那个物资技术不成熟的年代先后动用了沿岸一百多万民工用了2年多时间才完成的。由于人工河相对较浅窄仍无法完成对淮河水的分流作用。后来又开挖一条介于黄河故道和苏北灌溉总渠之间的淮河入海通道。如果黄河改道需要人工开挖重新打通运河从江苏入黄海,建设成本高昂不说,关键是沿线的城市和基础设施众多,几百公里的沿线地区因为修建河道需要调整的道路、铁路、高速公路、等等各种基础设施不计其数,所经过的城市拆迁和安置等方面需要的经费也是天文数字,最重要一点是不能一劳永逸,黄河改道不能改变黄河水土流失的根本问题,黄河继续黄的话最终还是会形成新的地上河,治理成本还是很大,而且黄河改道江苏会使北方缺水的问题会变得更为严重。
那么现有条件下怎么改善会更好一些呢,怎么才能不改道又能让黄河避开渤海直接入黄河,答案或许是建一个海堤。莱州湾是山东省最大的海湾,和辽东湾、渤海湾统称为渤海的三大海湾,其东起屺姆岛高角,西止黄河入海口,面积6060平方公里。莱州湾水面开阔,水下地形平缓,绝大部分的水深在10米以内,不适合建优良港湾。在莱州湾修建一条120公里的超级工程,把黄河口北侧和长岛连接起来,让莱州湾变成莱州湖,使之成为黄河流域的超级淡水湖,当然莱州湖也难逃被淤塞成为陆地的命运,但黄河新的入海口会比现在往东推进了120多公里。这项工程不仅可以解决渤海被淤塞的困恼,还能直接把黄河口推进到渤海海峡东侧的黄海海域,这样未来黄河淤塞莱州湖后还能在新入海口造陆,未来新的黄河口造陆方向就奔着朝鲜半岛去了...
回到标题。。。建了这个海堤,未来黄河不黄,莱州湖就不会被淤塞,北方缺水的情况可以得到改善;黄河继续黄,黄海也会继续收纳黄河的黄,新生陆地就是咱种花家的领土。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我没有名字 来自: 广东东莞
这么多字。。。。辛苦了
2019-7-9 14:46:23
回复 0
来自: 江西
把渤海填满就可以了
2019-7-9 19:49:46 来自手机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隐私政策|小黑屋|手机版|下载麦地网到手机|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赣ICP备07002050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admin@maidi.me  市长热线:12345

GMT+8, 2025-1-19 17:20 , Processed in 0.05363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