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我爸是很奉行勤俭节约,生活苦朴,主张自力更生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凡事宁愿苛求自己,辛苦自己,也不把希望老是寄托在别人身上,依赖别人。向人家借钱借物以至借吃的行为,在我家是很少很少发生的事,除非真的是万不得已。因为我家遵行一个求人不如求已的道理。因为深知,每向人家说出一个借字,在人家的头脑里就会有一种翻腾感,有一种思想压力,事情如是简单轻易的话还好,一允两好。假若人家遇上了窘迫的尴尬之境和考虑范围,以及借的次数多了,人家就会有一种烦的感觉。所以向人开口的借字要尽量少用,以至不用最好。求人不如求已,其道理是很明显的。所以我爸历来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满足,不用外借,于人不烦,于已心安。所以我妈一贯称他,是个万事不求人的人。
我爸不光自己努力做到这点,还总是督促勉励别人也要有这种精神作风。在七八十年代,我家一位关系较好的邻居由于新分家,很多日常用具欠缺,,而作为一个农户人家,所需要的家什用具,生产工具是特别的繁多,犁、耙、锄、锹、垫 、箩、担簊,斧头、柴刀、镰刀、扁担、水桶、酒盆、水盆、风车、米碓、石磨、等等、等等是不可能列举完的,又常用的很。每遇到需要用的东西,就不时地来到我家借,起初我家欣然应允。但是久而久之,次数多了,就不喜欢了,一次我爸当着其面,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能总是指望向人家借,需要的常用的东西要自己置,这次借去算了,下次不要来借了。这人听了心中感到无比恼怒气愤不满,认为我爸太小气了,太绝情了。不过人家倒是很有志气,从此以后自己争气,自己努力,把家里日常需要的用具陆续的一一置备,等到差不多是置齐,有的还超出了一般人家的拥有量时,他很感到欣慰,很感荣耀,喜笑颜开,不时还玄耀自己的成就。
这户人家后来就此问题,还说出了感谢我爸的话。他经常说,是我爸刺激了他,鞭策了他,激发了他,以至他做了争气的事,现在真是方便,因为日常用的东西基本有了,能自供自给,随要随有,不用时常去求人,当然是很方便的。所以这户人家每当提起这些事时,总是感慨地说,生凡,我真是要感谢你爸,若没你爸哪次说的刺激话,我哪有这么大决心,做下这么些争气的事。这是很显然的,也正如人们常说的正面鼓励支持,是你前进的动力,可是某些反面的不中听的逆耳的言语,也常常是成就事业的动力源泉。
八
我已讲过我爸的脾气直率,刚韧、倔犟,不含半点心机,不趋炎附势,不管什么事只要是直的对的他赞成认可,如果觉得有什么错他就会立刻提出来说出来,有时还要与人力争到底。因为他的这个脾气,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和不利,极易得罪人,让人嫌弃,很多事情因为为的又根本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公事别人家的事,自己不但沾不到半点益,还吃亏了不少,并与很多人结下了疙瘩,遭到挤斥。有一年,他当本生产队的队长,一天傍晚与社员们一起在田间农事时,忽然天下起了越来越大的雨,社员们要求立刻回家,而我爸看到天不早了,田里的事又不是差很多就要完成,我爸本想大家吃点苦,坚持一下,干完回家。而社员们不肯,我爸就语气很重了些,带着责骂的声调说,这点雨就能淋死你们吗?可就是这句话,社员们接受不了,社员们不但没有停止回家的脚步,丢下我爸一个人在田里最后上岸,还非常地抱怨怀恨在心。在一次社员大会上,几乎是全体社员,几乎是全围绕着这件事,对我爸大加声讨,你说值不值,怨不怨呢?
在六七十年代中,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温期。阶级斗争、政治斗争、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口号叫得震天响,而对生产效率是极其放任轻视的,是导致哪时异样贫穷饥饿的主要因素。就拿每年的双抢来说,本来只要个二十来天的时间,可哪时却年年从小暑节开始,一直要忙到立秋过后很长时间还搞不完,有的因赶不上季节而搁荒的也不少。一次开社员大会,队长振振有词地提出要加快速度,把双抢战斗任务早点完成,力争夺取二晚好收成。
这话是没错的,尽管哪时的生产队长实际上是一个脱产干部,每天手里拿着一本本子,一枝钢笔说是检查生产。对于队长所说的哪句话爸爸表示赞同,并且不由补充了一句原本是为了加强一点意图的话。队长说完后我爸也随即说了句,是啊,还好现在种的是矮杆品种,要是原来的高杆种早就倒了掉粒了。按说我爸的这话一点没错,情况就是这样的,可当时的队长是一名共产党员,平时就某些事情对与错的问题上就与我爸发生过多次的争执,对我爸早有成见和不满,现在听到我爸本来是赞同他的意思的话,他却鸡蛋里硬要挑出骨头,故意找渣,断章取义。像是抓到了我爸的一个很长很长的把柄鞭子似的,当即在大会上当着众多社员的面,咄咄逼人的呵责道,唉,你是爬行主义,乌龟思想,认为矮杆子禾不会倒,得慢慢来,这种思想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我号召大家对此要严励的批判。队长声音响亮,任我爸也凭着宏亮的嗓音与他解释争辩,怎奈他是一位队长,队长说的责备的话,人们虽然觉得荒唐,但都缄口不言,谁还会为了我爸而去与队长争论呢?加上我爸本身生就的生硬脾性,人缘差,谁还会挺着逆势来帮呢?甚至还有本就对我爸早有不满和怨气的人,还巴不得逮着个这么好的机会凑和着来整整他,以求消消气,开开心呢。这样我爸的一句无关痛痒,于已无利于人无损的话,却酿制成了一场波及整个生产队好长一段时间的轩然大波。
我爸此次虽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打害,只是成为了人们日夜谈笑的原材料,队长还是没有在生产上添心费力,却费尽心机地在我爸的这话上猛下功夫。队长 为了体现一下一队之长的威力,他表示一定要达到我爸承认这话是说错了,他就罢休。你说我爸哪倔犟的不趋炎附势的硬性格,会把一句本身没有错的话来低头认错吗?爸不但不低头认错反而据理力争到底。其实整个生产队的社员心知杜明,这话错从何来,只是迫于政治形势,不去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罢了。这个风波持续了好久,队长没辙了,为了显示他的威力,于是在田中间的一条路上,专门特意设立了一块木牌的宣传栏,因为他有的是时间,因为下地劳动是社员们的事,他的工作就是在田埂上走走,村庄里看看,检查检查。于是在这个专设的木牌栏中贴上了一张批我爸的文词,我是一次暑假里,在田间劳动途经时偶然看到的,有一百来字,不知是队长亲手佳作还是请人撰的稿,不过队长也很会识得几个字,写出来的字也还可以。
我只漂了一下最上面的题目叫;批礼香;下面正文的开头语便是;旷礼香,不投降,还编的是三字经呢。我因为是认为对我爸不好的东西 ,就懒得去详细地去看完,也没有心思去记住,只是旷礼香不投降这几个字我记得很清楚的很牢的。因为旷礼香,不投降这几个字,我不但不气愤反而觉得有点笑,并且还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在心中隐隐萌生。旷礼香不投降,队长真是在绞尽脑汁,黔驴技穷的无奈之下的匠心杰作。世上摇尾乞怜的软骨头大有人在,要做决不投降的坚骨英雄很难。队长的这一壮举,不但没有达到诋毁我爸尊容的效果,反而把我爸铮铮铁骨,正所谓威武不屈的精神跃然纸上。由此在我心中顿感爸爸是伟大的,荣耀感长存于心。
一次在我和同乡同龄的伙伴玩笑时,我有意想与他分享一下不投降这几个字的荣耀,我笑着骂他不投降,他马上联想到了哪路边批我爸的牌子上的这几个字,他讯速面带笑容回声道,你是看到哪牌子上写你爸的话吧?看得出他对不投降这几个字的函义也有着同样的赞美感。所以这块旷礼香不投降的牌子,不但没有撕裂我爸的声誉,消杀我爸的意志,却弄巧成拙,太起到了以褒代贬的效果。
九
我爸直率无湾的性格,连对人说话都是不会纤柔和婉的。太直率太不柔性的话语,有时真令人丢不下情面下不台的,不过也产生了一个使人笑说性的故事又传扬开来。
亲戚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亲戚来往是件极其寻常的事,连我爸也并不反对,因为一个亲戚只有在互相来往的情况下,才能使亲情体现巩固下来,延续下去。可是我爸对于亲戚来往要遵循个度,不能太过频繁了,因为他认为走一趟亲戚就会要发生几种情况,走亲戚时别说是买点东西什么的要费钱,你就是空着两手去,总是要有必然的开支的,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负担。更何况在那经济困乏,生活贫穷的年代中,每一次的走亲串门,接待客人,双方家里就会明显的出现一个窟窿。基于这些我爸是严格控制走亲串友的频率的。不是必须的情况下不轻易来往于亲朋。
我家这样做,爸还要求和约束别人。我家有一亲戚,虽不是至亲,对我爸妈是表姐、夫相称。但也走的蛮好很是亲呢。是外乡的距我家有七八公里路之远,这个亲戚是特别地喜欢来我家。走亲戚在一般情况下,正月拜年是必须的一次,平时的话要有事情才能走往,一般不会平白无故串奔。可我这个亲戚虽是大人了,却隔不了个把月,有时只隔了几天,借着一点小事情就又会来一次我家。好在餐住随机而就,不讲要求条件。
一次我们家大人都在队里出工,他又来了,经别人告知,他亲自找到了爸妈出工的地方,一见面表姐表姐夫地亲热称喊,而我爸看到他时虽不是嫌弃,但也不热烈欢迎,,表情不冷不热又很严肃地开口便问,你又来了,你家里没有一点事吗,话音一落,哪个亲戚和在场的劳动社员都两眼瞪视着他。哎呀,就是不管怎么地一个直率人,也不能说得这么地直啊,这么得难听呀,这好比是一桶冰凉的冷水,直接地泼向了人家的脸上,谁能接受得呢。还好我那亲戚因为深知我爸的脾气性格,还满带笑容地回答,事是有一点,但不要紧哇。其实我爸说这话时既有质问责备,但同时又夹带着关心之情,因为人家也是个种田的农民人,只有出工挣到了工分才能维下生活。
如果这样频频地费工费时奔走于我家,照样还很可能一样地频频地去别的亲戚,这不是耽误劳动少挣工分,不是会影响收入影响生活吗?这种考虑就是关心之情,很明显我这亲戚对我爸说的这话是能够理解的,司空见惯不计较了。可是此话被人们听到后却又因此诞生制造出了又一个笑话性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当我家的人在场时又时不时地在谈笑着说道,生凡只有你爸真的是好笑,别人是难得亲戚走进门,走亲走亲不走不亲,我们认为只要人家舍得这个工,肯来,就是一天来一次都可以欢迎的,不会嫌。而你爸却这样地对人家说,又来了,家里没一点事啊。人家肯来就是大好事哇,还这样的对人家说话,真是奇怪的人说出这样奇怪的话,这太通人情了啊。
更有甚者,有时遇上别人家来了客人,有些人就会借着我爸的腔调,对来了客人的主开玩笑说,你这样对你的亲戚说了没有:你又来了,你家里没有 半点事吗?引来的是大家 一阵前仰后翻的哈哈大笑。
十
酒是我们家乡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重要东西。来了客人除了可以提供随机变化的菜以外,酒是少不了的必须品。逢节遇喜,请客来人都一概离不了酒。酒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气氛,一种待客是否热情的体现。酒是一种好东西,是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餐桌要品。先不去论什么医学益损效果,仅从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各种人际里,以酒抒情,以酒交友,是最好的方式。很多喜事在酒中得到升华,很多力量在酒中得到发挥,很多友谊在酒中得到缔结,很多矛盾在酒中得到化解,还有很多事情要在酒中得到完成。酒使人兴奋高兴,壮威壮胆,也使人康慨。
酒确实是好东西,但是酒喝得多了就要坏事了,其它的先不说,其坏身体是固然的,不去说现在的酒驾和工作时间喝酒都划上了法律红线。在以前酒喝不喝,喝多喝少谁也不管,没人去操这份心。过去在饭局的餐桌上,桌场就是洒场,酒场就是战场。把酒论英雄,决出高低比出胜负。凡是要参加赴晏的人,事先就得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想好进攻与防御的对策,待上了餐桌,主宾两方的阵势摆好,进入盼对方醉酒为目的的唇枪舌战的战斗开始了。
酒过三巡推杯换盏,敬酒声、劝酒声、猜拳声、吆喝声,声声震耳。酒桌上的三大门户,大同、对陪、猜拳发拳再加上加强这几道基本关卡,决出雌雄,斗出英雄。喝酒当中,人们还总结了两条真理,喝酒是最无量的,也就是最无胸怀的较量,最不讲情面的,当喝多少就得喝多少;二是酒是最大方的,总是巴不得人家多喝,喝得越多越好,自己则是少喝,喝得越少越好。除非碰上的人确实是滴酒不沾,或根本不参与酒战的人,真拿他没办法。很多人在地方上获得了酒博士,酒将军的殊荣,也有酒量大的被泛称酒桶,这个不好听的绰号。
最后醉了的就是输了,把人灌醉了就是赢了。醉得越历害越严重,标志着输得越惨,赢方就越高兴,越感光荣自豪,因为显示了酒量,功力,技术。万一醉了也有两种解释,一,如果是客方,说明了自己很高兴很直道,对主人的招待很满意;二,对于陪客方来说,就说明了自己陪客工作尽了职,尽了责,尽了力,真心真意陪了客,对得起主人,也对得起来宾,更为本地之方争了钢劲,夺了荣誉。
酒场上要么一开始就承认或谦虚的承认自己不会喝酒,酒量差,不卷入战斗。否则一般地不会轻易被放过或自动服输,也有对方用激将法的叫你举手投降,哪就看你的意志了。若是碰到的是地位高的贵客,没办法,硬撑,叫做舍命陪君子。有的人即使是醉了也要争下面子,不说也不承认醉了,因为醉了就是人家的残兵败将,没面子,使人瞧不起。也有的明明知道一方是醉了他也会文明地给你留下面子,谦和地说,你没有醉没有醉,这一点酒你是不会醉的。直至有人醉成了烂泥巴,呕啊、吐啊、跌倒啊、失态啊、下不了桌啊、认不得了人啊、倒地不省人事啊,甚至直接与间接丢命的比比皆是。
所以过去我们家乡一年到到头,路上见着的醉汉时时不断。尤其是大年正月是闹酒的旺季,黄金的季节。一到下午路上扭秧歌舞的、走八字步的,摇摇晃晃的、吆喝乱唱的、扯皮打架的、躺在地上田野、树下草丛里的、让狗舔嘴巴还说不要吵的,呕吐得不成人样的,丑态百出,应有尽有。即使是开车的也决不甘拜下风。喝了酒,喝醉了酒照样开车,照样载货,照样载人。还有不少的司机还夸耀地说,我醉了没关系,只要把我抬上了车,我就能照样的开,有的还进一步地说,我还更开得好呢,开得快呢。真的能这样吗,因为以前没有法律的制约,让人随意妄为,万一出了事还以喝了酒来作为取得原谅的理由。喝酒过后闹事的聚众斗殴的,肆意打人的,一切肇事行为的,则是以喝了酒来作为大家公认的有错不究,减责免责,使人宽让的根据。
酒也是要成本的呀,是要用粮食酿造的啊。一粒粮食一点汗,这道理人人懂。尤其是在经济困缺,生活贫穷,温饱不保,粮食就是宝贝的年代,人们为什么还要如此不珍惜粮食,如此糟蹋浪费呢?这个人人不去计较。只晓得把有限的命根子,赶在新年的正月里拼命的挥霍殆尽,到了没有了时候再去想办法。这就是社会的潮流,社会的风气,地方的习俗,人人要遵循,家家要照样。我看只有我爸是另类人,不融入其中。恐怕他是唯一的一个反对如此风气习俗的人。他历来反对过分闹酒,反对酗酒醉酒。
探究他的出发点不外乎是不要浪费,要珍惜用宝贝粮食制造出来的东西,不要醉酒,不要被酒醉坏了身子。所以他入晏从不与人斗较酒量。对于洒他当然是能喝点的,以自己能喝多少就喝到多少为止,他也会猜子发拳,并且也可算是行内,出术很懂礼节与规则。若桌面上遇着的是很讲礼貌,很有斯文气质,性格相投的,他也来共磋一下,助添喜气,以示友谊。但原则上决不死缠蛮缠的滥酒,酗酒和醉酒。所以别人总是会这样对我说,只有你爸一生一世也不会醉酒的,因为他很克制,这点我相信认同。
但是爸也醉过一次酒,哪是一次在一人家做事什么的,留着吃饭。哪家主人装了一壶子酒,大概是一斤半的样子。主人说你得把这酒喝掉,因为我们家没有人喝,否则倒掉浪费就可惜了。因为我爸一贯来直率的性格,自己直说话,对于别人说的诚心话也诚心听,真的一个人就把这壶酒喝干了,结果是醉了,虽不醉得很凶但还是算醉了。
爸爸把这次醉酒作为一次教训,深知醉酒的痛苦,不但自己尽力不醉,还尽量使别人也不要醉。每次我家清客爸爸会高兴地亲自为桌上上酒,开始客人们尽管放开量子喝,他的建议是酒要喝,但只是不要喝醉。每次饭局到后来,爸爸就会监管起来,尽量不让客人们喝醉。如果觉得客人已经喝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尤其是发觉有的人已喝过量,正欲贪酒的情况下,他就会和颜悦色的劝导说,今天就算了呵,多吃点饭,下次再来喝呵,接着他就声明停止了供酒。这样客人就无奈地放下了酒杯,端起了饭碗吃饭了。由此明显地扼制了酗酒醉酒现象的发生。
这样做有的人理解支持,认为这是好事,但也有人对我爸的这种做法有所不满,甚至有的极大反感,说我爸小气,抠门,不符合人之常情,连酒都不让喝够。引起了地方上人各种各样的看法,尤其是一贯来对看我爸不顺畅,有偏见成见,又对我家历来粮食方面比起别人家相对好点的状况,长存嫉妒之心的人,更是推波助澜,给出了令人憋气的评论,说我爸非常小气,历害,抠得要死,又要请人吃饭又不给人家足够的酒喝。由此也又制造出了一个使爸爸丑名远扬的故事。人们流行的说法是:只有去礼香家吃饭,才是不怕醉的,永远也不会醉倒一个人。
当然到我家吃饭而醉酒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有时也难免,因为有的客人不愿意这样做,有的还这样的说上激气话,你家没有酒吗,又要叫我来,你早说我会从自家带来。有时又一下没管控好,也会出现醉酒的事情。譬如有一次,我家的一个客人在我家一桌人的桌上吃饭,这日我爸没在场,哪客人又喜欢喝酒,喜欢劝酒,喜欢闹酒,缠酒,结果醉了,回不去了,在我家昏昏沉沉睡到第二天还得给请来了医生,给他看了因酒醉出来的病。过后爸就责怪了妈没管住好。
其实爸爸的这种做法是对的。
十一
因为爸生来是硬性的脾气,与人接触,不是个油嘴滑舌,能说会道,左右逢圆的人。一贯来总是以严肃的认真的表情态度对待人和事。说话爽直,直来直去,很少拐弯抹角的与人开玩笑。不过他是很有善性的爽直,是非善恶,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遇有困难弱势的人他就同情,在言语上建议或在物质的行为上不吝帮助,其例不鲜。在世时做了不少好事,帮助过不少人,伸张过不少正义,可就是因他急爆犟直的脾气,就会遭到别人对他的坏影象,总是无穷无尽地说他的坏,甚至全盘否定,他自己以及我们家里因此也吃过不少不小的苦头和亏。而当他过世后人们反而对他的评价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好了起来,甚至称赞了起来。因为人们反思了回顾了,细细品味到了我爸一生所有的作为,人们还是感觉到了我爸为人正直善良,不欺不诈,爽直的精神作风下,所对于社会的好处。
爸过世后很多人这样的与我说,生凡,只有我跟你爸划得来,相处好。你爸总是喜欢跟我说话,谈一些做事的经验,做人的故事,做人的道理和要领,我很喜欢他,他忠诚善良直率,只是脾气坏了一点,人是好人,强的不怕,弱的不欺。以后我还会遇到第二个第三个乃至很多很多人,都是说出这同样的话。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爸生前的时候,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些人说出这样的话,这真是是非曲直,黑白对错只由后人评说。
爸爸对我们做子女的也是不太随便说笑的,即使讲话,我们之间所说的内容,无外乎是生产生活当中的正儿事情,或指责或吩咐,很少与我们开玩笑逗乐。但偶儿也会说一些人生典故,以起到教育人做好人,行正确之为的作用。因为他毕竟还是念过几年老学,识得好些字的人,做人的道理还是多少知道点的。因为他非常希望子女们人人都要做一个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讲仁礼道德的人,不许做让世人厌恶唾弃的人。他以身作则,耳濡目染于我们。所以我们儿女们成长的年代是处于非常贫穷,经济艰苦的时代,尽管生活哪样的寒酸。但在对于我们教育读书的问题上,爸爸从始至终支持支撑,从不拉下我们任何子女的读书机会与欲望。爸爸不光让我们在学校得到教育,在家里他也从不放松家教的事情, 虽然凭着他的这点文化是不可能辅导我们学习的。但他只要知道的定会尽力传授。
对于我他最热心的和最让我得益的,是帮我辅导我学习算盘。但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情还是,有一年的年底,大概是七十年代后期。因为家里每年都要写上过年的门春联。这次我与爸在商讨春联的拟编时,爸爸煞有介事的说春联的写法,当然凭他这点儿文化是不可能拟设出什么好联句来。可是他忽然引出了一个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副老对联。他一副认真严肃,记忆犹新的样子说:你看人家在打日本的时候对联写得多好啊:祝抗战节节胜利,望全国处处解放。横披:革命成功。
我一听到,感到这确实是一副好对联,文字工整对称,寓意真切。它反映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深厚的民族期望。它既是在期望抗击日寇的彻底胜利,又在祝愿全国得到全面解放、伟大的革命事业成功。既是作者自己愿望的表达,又是替全中国人民道出了真正的心声。难得作者具备了如此崇高的境界,也难得爸爸隔了几十年只凭着脑子全然的记下来了,这不是普通的记忆,这是这副对联雕刻般地刻印在爸爸在脑海里心坎中。这无疑地体现了爸爸与作者爱国家爱民族相近似的心灵。
既然爸爸把这副精神境界如此崇高的作品传授于我,我自然而然地对这副对联肃然起敬,感叹这副对联的伟大崇高。也难怪爸爸到了后来老了的时候 ,每天还不时地手捧着新闻报纸,极其真诚地关心国家大事。然而我自从爸爸哪里得获这副对联后,像是从爸爸手里继承了一件无形的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副对联我发誓,永远永远不会忘记。
十二
爸爸于1996年的秋天,走完了74个不易的沧桑岁月,带着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离开了我们。沧桑岁月,艰辛苦劳,他厚实宽大、满是邹裂,布满陈茧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抚养我们八个儿女成长的粗手我们依然记得;用他哪勤俭朴素,吃苦耐劳,厉行节约的生活作风所铸就的家风依然在我家发扬驻守升腾;因他忠直善良,直率坦然,不附炎趋势,怜闵穷弱的苦心种下结出的甘果依然在人间传递享受。
爸爸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在脑际中浮现,爸爸的许多离奇的笑人乐人的故事,依然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村庄传扬,爸爸的优良精神作风将在我们心中永远放着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