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改变的不只是山水。
连日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的记者发现——在吉安,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农民以粮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稻虾共作、稻蟹轮作的种养业,现代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
资料图: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谢东 摄
吉水县盘谷镇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在政府的指导下,盘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金富渔业有限公司、大美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三家经营主体强强联合,利用1.3万亩水田,采取稻虾共作、稻蟹轮作、扶贫培训、产业培训、休闲垂钓餐饮等模式进行运营,实现了企业和农民的共富。
“产业发展了,我们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了。”在盘谷,村民们住着统一规划的新村,新墙黛瓦、花树环绕,彰显着人们的富足。
从“生态美”到“生态富”,从“绿色颜值”到“金色价值”,吉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建设。
传统产业依靠绿色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更能依靠绿色产业“强筋健骨”。走进井冈山经开区生益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自动化机器正有序生产,PCB板钻孔工艺引人关注。“过去给PCB板钻孔,一次要消耗一块垫板。现在经过技术改良,可以精准控制钻孔深度,实现了垫板循环使用。”生益电子公共设施部经理何树峰介绍道,“技改后,每年可节省纸质垫板400吨至500吨。”
资料图:生益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图源:井冈山经开区)
“材料利用率提高了35%,废物排放量减少了50%。真是了不起。”对于生益电子这笔经济环保的“绿色账”,中共江西省委当代江西杂志社记者肖雅伸出了大拇指。
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实施技术改良,深挖节能降碳降废潜能,其动力来自井冈山经开区推行的节能减耗奖励政策。井冈山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王俊镖介绍,该区统筹整合各级奖补资金,加大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实施节能降碳降废项目。“技术改良项目纳入循环化改造支持范围后,将会得到200万元到700万元不等的奖励。”王俊镖补充道。
“无废园区”建设赋能,产业“绿色含量”越来越高。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突出源头治理,以产品链为主导,实施绿色制造示范引领、绿色产业链优化、绿色管理节能提升、绿色项目强基筑底四大工程,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已有4家企业获批国家绿色工厂,4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3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并完成清洁化改造。
“在老区也有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大企业,这一亮点让我觉得这次吉安调研真是不虚此行。今后也希望能多来吉安走走,既感受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源远流长的庐陵文脉,也感受老区发展的强劲脉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刘培俊被吉安的“红绿古”色深深吸引。
吉安市中心城区鸟瞰。郭弘毅 摄
山变绿、水变清、产业兴、人富裕,“生态幸福实景”不断上新。吉安用实践证明,有了绿水青山就有了金山银山。
来源:吉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