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连续降雨终于让2000亩油菜田喝饱了水。我盼着明年油菜大丰收哩!”12月8日,吉安县敖城镇种粮大户黄喜凤开心地说。受近期降雨影响,市气象局宣告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结束。
自7月下旬以来,我市持续高温晴热,降雨量刷新有记录以来历史最低值,江河水库水位持续走低,绝大多数地区发生严重夏秋连旱。从首条橙色预警发布,到升级红色预警,再到干旱陆续解除,近5个月的重度干旱让我市经受严峻“烤”验,597万亩粮田“渴”不容缓,一场抗旱防旱的硬仗打响。
资料图: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利用机井、沟渠等一切水利设施,抗旱浇地。谢东 摄
团结协作 联动作战
我市整合部门职能,统筹协调调度,既各司其职打好“防御战”,又团结协作打好“攻坚战”,形成了一股坚挺的抗旱力量。水利部门开源节流“蓄”水,扬长避短“引”水,做好“水文章”;农业农村部门派出2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传授小水勤灌、以水调温、喷施叶面肥等农技,守好“责任田”;电力部门调度水电站电力,建立抗旱排灌办电“绿色通道”,当好“动力泵”。在永丰县三坊乡宗溪村,各部门通力合作显“神通”,将1500米开外的孤江水通过三级引水提灌翻山越岭流进旱田,远水解了“近渴”。
科技赋能 水到渠成
在这场抗旱防旱的硬仗中,既有合力共为的“人防”,又有精准全面的“技防”。我市通过智慧水利监控平台智能“看”水,实时监测水库放水量,掌握水量变化,实现旱情精准预防预警。我市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通过297次人工增雨作业,360枚火箭弹发射,208根焰条燃烧,向天“借”水。针对中稻、双季晚稻等农作物,我市实施“一喷多促”,降低病虫害,促进灌浆成熟、谷粒饱满。
资料图:气象局工作人员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刘浩军 摄
作风过硬 善作善成
重旱炙烤庐陵大地,更考验干部作风。在抗旱一线,我市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担当实干,演绎了一段段干群齐心抗旱的佳话:新干县组建党员先锋队寻水源、修水渠;遂川县枚江镇枚溪村老支书罗柳保勇跳水渠堵漏洞;万安县窑头镇干部冒着酷暑打抗旱井……
资料图:党员志愿者在帮助村民抽水灌溉稻田。陈福平、曾庆宇 摄
旱口“夺”粮 稳产保收
“重旱之年,我估摸着300亩晚稻要减产了,没想到,今年晚稻稳产略有增收。”遂川县枚江镇舍上村种粮大户杨桂生美滋滋地拿着计算器计算着。杨桂生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吉州区,12.7万余亩晚稻收获近4.9万吨,未出现明显减产。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大旱之下,我市预计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损失6.71亿元、粮食损失6.49亿元。“在部门联动、科技赋能、过硬作风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市才得以在大旱之年不被‘旱’倒,最大程度减轻了损失。”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科刘斌说。
来源:吉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