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吉安,爱上麦地网!
  • 0

[吉安大小事] 吉安,守牢底线,奔向振兴!

生活连线 发表于 2022-1-8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
6186 1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

八年精准扶贫,五年决战决胜,5个贫困县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实现区域整体脱贫,吉安,交出了一份高质量脱贫攻坚“井冈答卷”。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34.jpg

告别苦瘠,再启新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之年迈出坚定步伐。全市上下牢记***“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高举旌旗再出发,探索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新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完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继续书写新时代革命老区发展新答卷。

“三线”筑坝 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2021年10月底,吉安市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帮扶平台在吉州区刚试点运行不久,平台发出预警:吉州区长塘镇金华村凫溪村小组村民李廷桂发生高额医疗费支出。经镇、村干部上门核实,李廷桂因患胃癌,住院治疗花费20余万元,情况上报至区里,李廷桂一家立即被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精准帮扶政策随之一一到位。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36.jpg

2021年下半年,作为全市“30项民生实事”之一,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遇困即扶”防返贫机制改革在全市探索推行。12月,吉安市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帮扶平台正式上线,医保、卫健、教育、农业农村、民政、住建、水利、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实现大数据共享互通,全市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农村家庭、25万余户困难群众家庭一旦出现重大费用支出,平台即可“精准”预警。

“变‘被动申报’为‘主动发现’,变‘所有农户大规模排查’为先数据‘跑路筛查’,变‘部门数据共享难’为‘部门数据即时共享’,真正实现流程简化、调度高效、监测精准,确保一户不漏。”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说。

一线帮扶干部结对帮,二线“大村长”包村帮,三线主要领导包片帮,四线县领导挂点帮,万安2410名干部对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39.jpg

“下沉乡村一线的帮扶干部、包村干部、网格干部,第一时间摸排预警信息,上门入户核查,帮扶对象的动态都在干部的眼皮底下,正是他们发挥着‘千里眼’的作用,才让一户户困难家庭重燃希望。”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1年,吉安在全省设区市中率先完成市级乡村振兴局重组,构建压实“井”字形全覆盖责任体系,逐步形成政府、行业、社会、群众“四位一体”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调查评估机构,形成全面、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估报告供县级审核认定,从申报到帮扶,最快仅需7个工作日。

大数据预警、“千里眼”核查、第三方评估……三道防线实现了“三类人群”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牢牢筑起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拦水坝”。2021年,全市累计识别纳入“三类人群”达4406户14198人,3235户10158人已消除风险,未发生一起致贫返贫事件。

“两业”融合 擦亮脱贫成果底色

元旦,新干县麦镇隋岗村连心合作社的大棚内,一派生机盎然,今年首批草莓即将上市。“目前,全村有特色果蔬种植、绿色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17户脱贫户既有产业分红,又在基地务工。”隋岗村第一书记陈春根说。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41.jpg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21年,我市将“建立农村脱贫产业长效机制”列入市改革项目清单,为将脱贫户、“三类人群”以及广大小农户有机融入富民产业发展中。

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展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蔬菜等六大特色富民产业突破647万亩,9.7万脱贫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6.7%。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44.jpg

正是有了产业带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才有了扎扎实实的底气。2021年,全市培育各类带农益农经营主体6858家,带动近6.3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现增收。1661个村级(联村)扶持产业基地带动1.76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增收2600多元。

产业发展得好,更要销得出、卖得好,才能转化为帮扶群众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一年,全市重点打造“消费帮扶”品牌,建成消费帮扶专馆41个,纳入帮扶产品3102个,以消费刺激产能,以市场畅通渠道,帮扶产品销售额达18.9亿元,销售总量实现三连增。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46.jpg

这一年,“岗位制造+技能提升”推进脱贫群众就业率稳中有升。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1.24万人,建成就业帮扶车间308个,全市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达到16.5万人次。

2021年4月,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王垂云被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除报销医药费和享受低保外,返贫保险理赔了7394.41元;儿子王训林还领到15400元的产业差异化补贴。针对其报销后医疗费用过高,县里还安排20万元“遇困即扶”专项基金,用于王垂云因病住院周转基金。

这一年,各县级党委政府设立了不少于1000万元的“遇困即扶”专项资金;全市为81.99名风险人口购买“贫困人口返贫掉线责任保险”;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5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70元。

……

“两业”融合帮扶,“多元化”兜底保障帮扶,“四个不摘”延续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帮扶,致贫返贫风险因素被基本消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底色大大提升。

“人地、钱”激活 厚实乡村振兴底气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翻开万安县沙坪镇增仚村第一书记胡国权的驻村帮扶日记,一幅清新素雅的手绘“民情地图”让人眼前一亮。地图中,增仚村22个村小组赫然在纸上,全村95户脱贫户、4户监测户、7户五保户的分布一目了然。在部队学习的手绘“作战图”技能,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战场”又派上了用场。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49.jpg

人尽其才,地尽其用,钱尽其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间,我市充分激活“人、地、钱”三大关键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

——干部下乡助帮扶。新一轮驻村帮扶中,胡国权等992名第一书记、1845名队员驻村帮扶,333名第一书记主动留任,对“十三五”脱贫村、“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村、易地搬迁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红色名村实现帮扶全覆盖。

——乡贤返乡促振兴。2021年,我市推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打造“乡贤+”品牌,223个乡镇(街道)建立乡贤联谊组织,凝聚2.3万名新乡贤,引进项目193个,总投资32亿元,分布乡村振兴各大领域。

——能人领乡筑堡垒。换届后,全市“一肩挑”占比达98.1%,村村配备35岁以下的大学生,一批从致富能手、家庭农场主、退役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中脱颖而出的“能人”,走上乡村振兴舞台。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51.jpg

作为新一轮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永丰县坚持以“三权分置”为主线,“变闲为宝”,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被盘活用于发展乡村业态,仅佐龙乡西塘村就无偿退出收回宅基地1.6万余平方米,可供村民后续使用近20年。

“唯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才能让‘沉睡’的土地资源‘活’起来。”2021年,我市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动村级资产资本化、土地权益股份化、经济发展产业化,培育了一批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的经济强村。

“万企兴万村”行动,将雄厚资本的“目光”引向广袤乡村;数以万计的返乡创业者将“资”“慧”带回乡村;全市已确权2013年以来各类扶贫资产103.1亿元;“211”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正在全面推行,将对吉水县、泰和县2个示范县,井冈山市茅坪镇、柏露乡、葛田乡连片示范区和全市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中支持、“重金”打造……

微信图片_20220108191153.jpg

一组组数据、一笔笔投资、一个个项目,被激活的“人、地、钱”三要素资源正向我市农业农村加速集聚,实现全面振兴,吉安有了“厚实”底气。

回首奋进路,迈上新征程。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迈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围绕打造乡村振兴吉安样板,探索革命老区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路径,这场众志成城的“接力赛”,将在红土地上一棒接一棒薪火相传。


来源:吉安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洛尘 来自: 越南
2022-1-9 09:59:36 来自手机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隐私政策|小黑屋|手机版|下载麦地网到手机|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赣ICP备07002050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admin@maidi.me  市长热线:12345

GMT+8, 2024-11-17 03:00 , Processed in 0.03911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