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连日来,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在疫情最前线全力奋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战斗的姿态冲锋在护佑健康的第一线。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每一个“逆行者”,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家。“放心,家里有我”“好好保护自己,我们在家等你平安回家”……是守在家乡后方的亲人,给予了他们坚定前行的温暖力量。
他说:“我是党员,有风险的事必须由我来做!”
她说:“家里不用担心,我和女儿等你平安归来!”
从1月30日早上8时到20时,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韦华璋便一直在武汉市第五医院ICU里忙碌,“医护人员进病房后不能吃喝拉撒,有困难带纸尿裤。”
1月26日,全市抽调一批医务人员,组成援鄂抗疫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韦华璋便是“逆行勇士”之一。为何要加入援鄂抗疫医疗队?这个有17年党龄的“70后”医务工作者在援鄂日记中如此写道:“我是党员,有风险的事情必须由我来做”。
韦华璋在前线写下的日记
从1月30日早上8时到晚上8时,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韦华璋便一直在武汉市第五医院ICU里忙碌,“医护人员进病房后不能吃喝拉撒,有困难带纸尿裤。”1月26日,全市抽调一批医务人员组成援鄂抗疫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韦华璋便是“逆行勇士”之一。为何要加入援鄂抗疫医疗队?这个拥有17年党龄的“70后”医务工作者,在援鄂日记中如此写道:“我是党员,有风险的事情必须由我来做。”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已经习惯了。”傅帆是韦华璋的爱人,也是同事,“他没有和我商量,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只是被通知。”知道丈夫要奔赴疫情的最前线,傅帆表面没多说什么,但心里满是担心。只是与韦华璋相识近30年,身为共产党员的傅帆已深知他的习惯秉性,“救治病人是医生的职责,他做这样的决定,我不意外。”
韦华璋组织重症医学医疗组商讨工作
这个春节,夫妻俩一直在医院忙碌。他们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但更明白肩上的担当与使命——疫情当前,不能退!没有埋怨,没有指责,傅帆挑起了自己的责任, “希望他能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工作,家里不用担心,我和女儿在吉安等他平安归来。”
他说:“国家需要我,我应义不容辞赶赴前线” 她说:“去吧,我和父母都支持你”
说好要去湖南拜见未来岳父岳母,但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的“90后”医生陈林“爽约”了。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陈林和其他队员组成的援鄂抗疫医疗队已奔赴湖北武汉。
陈林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作为党员的他,觉得救人责任大于天,于是毫不犹豫就写下“请战书”。他说:“个人觉得学就要有所用,刚好这个时候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应该义不容辞赶赴前线,为国分忧。”冲锋在抗疫最前线,陈林坦承自己也有点害怕,“不过,有那么多前辈在这里,他们都不怕,我们也可以的。会严格规范操作,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错过了这次重要见面,未来岳父母会不会对陈林有意见?“不会的”,廖新是陈林谈了2年的女朋友,目前在南昌大学医学院读研,“实现个人价值、发挥所学的时候到了,我们更应该支持,希望他平安回来再来我家。”
女朋友全家的理解与支持,给了陈林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廖新说,为了迎接陈林的到来,父母在家里囤好了2冰箱肉,还专门请人包了不少饺子。得知陈林要去武汉,深明大义的廖新父母十分支持。当初跟陈林认识时,就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人,“做人、做事都很踏实,工作上他也很负责。”2年的相处时光,陈林已让廖新有了稳稳的幸福感,“他很靠谱,我支持他的所有决定。”
他们:奔赴前线用行动践行初心 家人说:“我们守好小家,你们专心抗‘疫’”
袁水生是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也是院内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的人。农历大年初二晚上,他踏上援鄂征程,爱人任佳欣带着儿子一路相送。“我们都是党员,他又是呼吸科的医生,义不容辞。”任佳欣说自己会把小家守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希望他在一线保护好自己,和他的战友们尽全力去抢救那些病人。”
王馥君是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的专科护士,得知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后,她立刻递交了“请战书”,并成功入选第一批,家人非常支持她的决定。“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你去可以,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更好地工作。家里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和你妈妈一定会把你小孩带好。”父亲的一番话,让王馥君吃下了定心丸。
这样的温情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才有了前线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身影。致敬所有不惧疫情的逆行英雄,谢谢你们的深明大义!致敬胸怀大爱的后方家人,谢谢你们的默默付出!愿所有逆行勇士,都能平安归来。
来源:井冈山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