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一座幸福之城,
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推动吉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把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检验民生工作成效的标尺,把群众冷暖作为民生工作的“温度计”,把群众期盼作为工作的“信号灯”,不断加强教育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补齐美好生活短板,切实增强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年来,百姓钱袋子更鼓了。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880元和18298元,是2011年的2.4倍和2.9倍。
十年来,生活的“小确幸”更多了。公办幼儿园从2011年183所增至2021年的1049所;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吉安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营运;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免费基因检测健康筛查惠及数十万妇女儿童;人均预期寿命由74.2岁提高到77.2岁。
十年来,最美好的民生憧憬逐一实现。吉安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高铁新区美丽绽放,市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111条,新井冈山大桥、吉安大桥西岸互通、神冈山大桥建成通车,滨江生态公园、神冈山公园建成开园。“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擦亮,让百姓办事更舒心、爽心、暖心。
一份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温暖了民心,也稳稳托起了吉安这座魅力之城的幸福感。
吉安市中心城区 郭弘毅 摄
就业不愁 教育均等
不负最殷切的民生期待
“手机点一点,不用到处跑,这样找工作是真方便!”近日,吉安县敦厚镇农民郭灵高兴地说着。她从广东返乡后,看到镇政府宣传栏帮助找工作的公告,通过“吉岗即聘”小程序,提交了应聘信息,一天后,招聘单位就与她取得联系,通过面试,她在家门口的一家培训学校顺利入职新岗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以微信小程序助力市民就业,是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创业,缓解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复杂形势,我市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实施“点对点”返岗复工专项行动。采取减负返补稳岗位、拓宽渠道保重点、推动创业带就业、就业扶贫兜底线、创新服务促就业等措施,全市就业形势总体企稳向好。
近日,江西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半年全省就业重点工作发出通报。通报显示,我市城镇新增就业33867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1.0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7439人次,三项指标完成率列全省第一;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4.31亿元,完成率列全省第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72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579人,完成率列全省第三。
教育关系社会发展,关系千家万户。放眼全市,近年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吉安一中翠岭校区、市保育院三部等相继建成,吉州区曲濑镇上塘幼儿园、吉水县城北学校、峡江县巴邱城北小学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学龄孩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十年来,我市始终把教育摆到吉安发展升级的战略高度来布局谋划,按照“负责任地办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全力推动吉安教育补差距、优布局、提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让市民“有学上”“上好学”,我市积极探索“名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教师双向交流等模式,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落实校长专业标准,优秀教师流动轮岗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校长队伍选配、引进、培育和考核,努力培养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师资队伍。
吉安市保育院二部。郭弘毅 摄
据统计,2021年,我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7%,学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100%;高等学校在校生4.73万人,是2012年的2.6倍;教师数量增加带动教学质量提高,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由2012年的22.0人下降为19.94人,平均每个学前教育教师负担学生数由29.7人下降为14.59人。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绘就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工作之所以能收获掌声,关键在于让群众看到了党委政府掷地有声的关切与回应。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幸福之基。永丰县佐龙乡瑶上村的市民李龙华,就在家门口享受着方便的就医。前不久,他感到胸闷气喘,全身乏力。在村卫生室,医生对症开药,医药费共33.9元,通过医保“村村通”服务平台,当场报账14.44元,个人账户支出4.46元,个人现金支付15元。小病不出村,报账不进城,让李龙华感到既方便又温馨。
近年来,我市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同时不断深入推进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经办能力,打造了“乡有岗、村有人”的医保经办模式,实现乡级代办、村级帮办医保服务事项。
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全景。郭弘毅 摄
放眼吉安,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的投入使用,把吉安的红色优势与发达地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带动吉安区域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人民医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等相继扩建……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医的愿望。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全面覆盖,人均预期寿命提高3岁,还荣获首届“健康中国”标志城市称号。
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政策的内容之一。市医疗保障局自成立以来,大力夯实医保扶贫工作机制,不断做实做细医疗保障扶贫工作,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医疗保障托底保障功能全面体现。
2021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20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1636张;卫生技术人员26639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由2012年的1.09名提升为1.95名,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012年的3.2床提升为7.1床。
老有所养,是百姓最质朴的愿望。我市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吉安主动布好局,保障好老年人在养老体系的多方位需求,并推动形成社会养老多样化格局,补短板、强弱项,全市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健全。2021年,有326.35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46所,现有城乡各类居家(互助)养老服务设施363个和1439个,覆盖94.53%的社区和57.15%的行政村,实现县级福利院失能护理点全覆盖。
不久前,记者走进峡江县水边镇佩贝村颐养之家,30余位老人在食堂里吃着丰盛的午餐,高兴地聊着天;楼上的活动中心里,老人有的在看书看报,有的在健身。说起在颐养之家的生活,78岁的独居老人谢掌根高兴地说:“住得舒适,按时吃饭,有人关心,真是过上了好日子了!”
住有优居 办事便捷
满足最美好的民生憧憬
不用辛苦爬楼,一键便可“直上直下”。这是家住吉州区电信小区87岁老人李久裕生活中的“小确幸”。
近年来,我市出台《吉安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意见》,用3年时间,改造了888个老旧小区。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分完善型小区、功能型小区、综合型小区3种类型,围绕改造基础设施、改观小区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优居住环境四个方面实施提升改造。将百姓最关心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完善,雨污管网维修完善,拆除违章搭建,建筑物立面改造和屋面修缮,增设服务性设施等纳入改造范围。
改造后的电信小区 李军 摄
2021年,我市把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排名全省前列,为城市发展补足短板、添足动力,“住有优居”不再是梦想。
办事便捷,能进一步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近日,市民戴娟兰就对我市政务服务的速度点赞,她将一面写着“情系企业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窗口。她高兴地说:“本来要一个星期才能办好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没想到两天就办好了。”
十年来,我市不断升级政务服务,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将我市“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列入全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被省发改委列为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典型案例。9月23日,在2022年(第四届)全国政务热线发展高峰论坛上,吉安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荣获了“2022年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优秀单位”。
“吉事即办”不仅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是我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有力抓手。在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工作推动下,我市积极推行“一照含证”“证照分离”改革、“跨省通办”改革等,“企业点单,政府做菜”“政务服务一门办”“领导联点+职能部门对口+特派员驻企”“入企心连心”“综合受理、全科办理”“一网通办”“一网选中介”等惠民利民举措,层出不穷。
据统计,赣政通、赣服通4.0版上线运行,800多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累计受理诉求40.9万余件次,办结率97.0%,群众满意率达97.6%。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过去的十年,是吉安民生福祉更殷实的十年,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增强着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安将继续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定不移为民办实事,以群众的获得感检验民生改善的“含金量”,书写更高质量的“民生答卷”。
来源:吉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