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一位宝妈在网上发出一篇长文,呼吁大家别像自己一样马虎大意,坑了孩子。
仔细读完之后,着实令人心惊。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宝妈林女士为了节省时间,早上随意用开水给孩子烫了烫奶瓶,随后就冲奶给孩子喝了。
到公司刚上班没多久,就接到了婆婆的电话。
说孩子正玩得好好的,突然就开始上吐下泻,而且嘴唇发青,闹肚子已经闹得说不出话了,婆婆已经带着孩子赶往医院了。
林女士听了以后,惊慌失措,赶紧跑到医院,医生检查过后,诊断出病菌入侵了孩子的胃肠道,得了急性肠胃炎,好在送来的及时,并无大碍。
医生询问后找出了孩子生病的原因:奶瓶未消毒。
原来,林女士一直采用的消毒方法就是用热水给奶瓶烫几秒,水的温度和洗涮的时间都远达不到消毒的标准,这才导致了孩子得了急性肠胃炎。
看了这条报道,才知道生活中的宝妈宝爸都有过类似的“马虎”行为。
有一种坑娃于无形的“爱”,叫开水烫奶瓶,家长以为很卫生,其实却有很多弊端。
开水烫奶瓶,为什么会有隐患?
谁都知道“病从口入”,但是这不仅仅说的是食物,也包含饮食的用具。
就比如清洗奶瓶这件事,为了图省事用开水简单烫烫,看似高效,但背后有不少隐患。
1、消毒时间不够
我们都知道,开水是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但其实真正想要达到效果,还要考虑时间。
不建议父母在奶瓶消毒时选择“烫一下”是因为:90%以上的细菌需要在沸水中(100℃)煮沸至少5分钟以上,才能被彻底地灭活。
奶瓶中经常存在的细菌主要有这么几种,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消杀温度和时间要求。
沙门氏菌:在最少60℃的环境中,10-20分钟内可以杀灭。 大肠杆菌:在最少75℃的环境中,1分钟内可以杀灭。 葡萄球菌:在最少70℃的环境中,6-10分钟内可以杀灭。
所以用热水简单烫一下,是完全起不到消毒效果的。
要达到消毒效果,器皿应该在100℃的温度下连续消毒3~5分钟。如果杀菌,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至少10分钟才有可能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所以,很多宝妈仅仅用开水烫一下奶瓶奶嘴其实是没什么效果的。
2、清洗不全面
因为奶嘴的结构比较特殊,很多凹槽和弧度处很容易存在卫生死角,简单用开水烫一下奶瓶,很难清洗到这些隐蔽的地方。
因为这些地方长期没有得到清洗,就成了滋生细菌的温床,即使我们把表面洗得再干净也等于徒劳。
3、清洗不及时
带孩子一忙起来就容易手忙脚乱,宝妈们很容易忘记及时洗奶瓶,等到要用的时候为了图方便就用热水冲一冲就给宝宝用。
但其实这样有很大隐患,乳汁是很容易变质的,若长时间没有得到清洗,瓶子里会滋生很多有害细菌,这时候再匆匆清洗,杀菌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容易让肠胃免疫功能还不健全的宝宝们难以招架。
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我们必须要掌握准确的消毒方法,培养健康的育儿习惯。
如何消毒最安全?
首先,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清洗步骤。
1、每次喂奶后,需要把剩下的奶倒掉,以防止奶在奶瓶的发酵发霉滋生细菌,更难清洗;
2、将奶瓶拆开(奶瓶、瓶盖、奶嘴)放入水中,加入专用清洗液(没有添加防腐剂、杀菌剂、人工香精成分的清洁剂);
3、然后用小刷子将奶瓶的内壁、外壁、螺纹口以及奶瓶盖都刷洗干净;
4、最后要把这些零件地放到水龙头下,用流动水里里外外都冲洗干净,再找一个干净的盘子放上去自然晾干。 清洗过后,最重要的就是消毒环节,根据每个家庭习惯的不同,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消毒方法。
有一种专用器具叫蒸汽奶瓶消毒器,目前很受宝妈们的欢迎,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消毒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水,让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超过100℃,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非常便捷。
同时,因为采用水蒸气来消毒,水蒸气在溶解奶瓶中的奶垢过程中非常有优势,能够完全让奶垢脱落,消毒过程中不需要宝妈们全程看管,用起来很方便。
很多家长喜欢买消毒柜来专门消毒,很多消毒柜工作的原理都是用紫外线来消毒,但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如果紫外线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杀毒效果就会很好,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消毒效果自然就会降低很多。
这种方法是我们日常中最常见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越是经常使用越需要注意方法的正确。
我们要用锅烧一锅温度达到100℃的沸水,然后将奶瓶放入后,盖上盖子静置5-10分钟。
也就是说至少10分钟以上的沸水煮才能够达到消灭99%以上细菌的效果,而不是像大家日常那种简单烫烫,甚至冲洗连3分钟都不到就拿来用了。
其实奶瓶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的时候需要将奶瓶放在沸水中煮一下,这样可以彻底将奶瓶中堆积的不容易清洗掉的东西清洗掉。
除此之外,家长们还要知道,奶瓶应该定期换,大约三个月更换一次,这样更安全。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已经是做足了功课,但是事实上不少小问题都没有关注到。
关于给孩子奶瓶消毒的这个问题,就是需要家长多留个心眼,做任何事情之前问清楚,才不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