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文/伍朝荣)
回家过年(文/伍朝荣)时光,从我们的指尖划过,蓦然回首,又是年终岁末。每每有同事问我:在哪过年?
乡下,还是城里?到了我们这年纪,在城里过年,去乡下拜年是常态。孩子在另一个城市工作,有限的假期里,匆匆赶回陪父母过年,如辗转去更偏远的乡下,不说一大家子人生活不习惯,那断断续续的网络信号,也让人不适应。
但几乎每年,我都在乡下过年。因为,父母习惯了田园生活,离不开那山、那水、那炊烟,我们长年在城里生活的晚辈,难得有个长假,要好好陪他们。
多少往事,在岁月的沧桑中辗转消逝,多少记忆,于时光的洪流里悄然远逝。然而,乡下过年的温馨不因流年而渺远。
一直以来,老家过年都很有仪式感。在我们看来程序很繁琐,于父母心中则是不能敷衍。
从腊月开始,父母就在筹备过年。酿米酒,磨豆腐,干鱼塘,宰年猪,炒花生,杀鸡鸭,打米粿,炸薯包,煎番薯片......一个个流程,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聚精会神。但父母不厌其烦,乐在其中。
在城里工作,都是掐着假日匆匆赶回家,过年的筹备,我们赶不上打下手,只能在儿时的回忆里,感受父母的忙碌和喜悦。
老家过年,重头戏是在除夕,尤其是除夕中午。早饭简单应付,中饭竭尽丰盛。母亲在厨房忙的脚不沾地,待鱼肉荤腥陆续出锅,便催促我们“敬神”,即祭拜祖先和天地。
尽管我们已老大不小,但敬神的主角还是年老的父亲。父亲找来木条托盘,按酒、饭、菜的顺序,整整齐齐摆放在盘中,小心翼翼端到堂屋,恭恭敬敬的摆放到供桌上。
然后,父亲点燃线香,在鞭炮声中虔诚作揖,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是感恩祖先一年来的护祐,恭请祖先享用年饭。站立在旁的我们,也肃然起敬,不敢有丝毫杂念。
敬过祖先敬天地,父亲端着托盘,走出大厅,站立大门口,祭品托举过顶,依然是满脸虔诚,依然是念念有词。仿佛在感恩,在祈祷,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家人围坐吃年饭。农家过年的佳肴是传统的日渐丰盛,远不及城里酒家紧跟潮流的花样和品种。但也有几道城里难以复制的特色菜。
提花肉,方方正正的一刀肉,一两斤样子,用稻草四方绑紧,放在锅里煮熟,提起放入盘中,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红烧肉,老家做红烧肉要加红曲,炒熟后放入土罐中,用火炭煨烂,颜色通红,口感软糯香甜。
长菜,即大叶芥菜,因茎叶长达数十厘米,过年家家必备,寓意“长长久久”。大叶芥菜经焯水,放入鸡汤或肉汤中煮软,像吃盘鳝似的慢慢嚼,缓缓品。粗纤维,去油腻。
就着美酒美食,一大家子人其情融融,其乐融融。
吃过午饭,贴门神,贴春联,打扫房前屋后,擦洗室内家什。“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有钱没钱,着新衣过年”,搞好家庭卫生,接着是个人卫生,理发、洗澡、换新衣。清清爽爽,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年夜饭是午饭的翻版,饭后的节目才是重点。
先是放爆竹,放烟花,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继而是小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然后是围炉而坐,烤火聊天。嗑着瓜子,看着电视,边吃边聊。话当年,盼来年,述说人生的苦辣酸甜。父亲认真听着,过后做个小结,无非是务农的要勤耕苦力,读书的要勤学苦练,生活好了要躬行节俭,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父亲满脸慈祥,语重心长。
晨曦微露,鞭炮声此起彼伏,全村人相继打开房门,新衣新鞋新袜,从头到脚一身新,抬头挺胸走进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老家的习惯是吃斋。我曾不解,新年的第一天,本该好好庆贺,怎么不吃荤腥吃素食?原来,在祖辈人看来,放纵口腹之欲,不利于身心健康;凡事要有所节制,弓不拉满,势不用尽。祖辈人的智慧,源自生活的艰辛,世事的无常。
吃过早饭,村人们互相拜年,叫“出行”。满脸微笑和喜气,互道客气话,吉利话。见面先是互敬香烟,接受者说,“抽你个发财烟”,意即对方新年发财。然后是彼此拱手祝愿。对老年人说“身体健康,上百岁”,对学生说“学习进步,上大学”,对工薪人员是“步步升高,上台阶”,对务工人员是“恭喜发财,发大财”......农村人朴实憨厚,直来直去,但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家家户户端出果盒,有花生、瓜子、薯片等多个品种,我们叫“检果子”,同时热一壶米酒,热情的招呼来访者边吃边聊。昨天还是熟悉的邻里,甚至还有隔阂,新的一年就成了稀客,跟过去翻篇。
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接待来客。每家每户都要请客,大家不是在做客,就是在待客。尽管提前邀请,但想错开请客时间,还是很难。亲戚请,朋友请,邻里请,错开了这家,冲突了那家。为使请客家庭不至于太失望,受请家庭只有派代表赴宴。有时多户人家同时邀请,大人安排不过来,小孩也成了代表。那热情热闹,喜庆祥和,像晨雾暮霭,弥漫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曾经,在农村,正月十五还沉浸在年味里。随着青壮年进城务工成常态,村里热闹的快,也冷清的快,年味也稀释的快。
尽管如此,我还是习惯去乡下过年。因为,乡下的年味从几千年走来,原汁原味,没有世事变迁的删繁就简。
页:
[1]